當天多倫多顧問Julian及台北辦公室Luna, Peter,一行人來到UMC高中,從正門進去後,正等待著學校代表Angela接下來的熱情接待,我好奇的四處張望,發現一個穿著短袖衬衫毫不起眼的中年大叔單臂夾著一部筆記電腦,正在與學生閒聊,後來得知這個大叔原來是校長。這一下子已經給我腦海中對“高中”的既有觀念帶來了一陣衝激。
接下來,Angela帶著我們參觀了學校的不同設施,當天恰巧是課外學習日,所以只有少數學生留校。這並不影響我從學校的環境和學生生活的痕跡側面了解學校的教育理念。
在走廊上,貼著隨處可見紙張,一半是學生的藝術作品,另一半則是由學生用圖畫整理的抽像知識概念。Angela特別提到,教職團隊中不乏深諳藝術並受過正統練的老師。
我一邊走一邊仔細的閱讀這些學生的“創作”,即便是理工科中的生物學,他們也能把白血球結構和功能畫出來。可以想像,老師與學生之間並不是單向的灌輸,而是老師在課上教授完重要的概念後,學生將其吸收、理解消化後,自己和組員用抽像的繪畫把知識記錄下來。
一方面,這些筆記像廣告般貼在學生每天都經過的走廊,光是看看也能加深學術概念的印象,但對我來說,可能最大的好處莫過於在課上走神,課後也能靠這些筆記重溫知識點。XD
我從走廊探頭看了一下教室,桌子並不是密麻麻的直排,這也算是“小班教學”的印證。回想起來,自己在香港完成整個中學及高中教育,經歷了典型的亞洲教育風格-應試教育,其實說白了更算是一種社會篩選機制。相比之下,UMC更是一種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照顧個體差異。
學校代表Angela也介紹了他們的新同事給我們認識,他是一位香港的年輕男生,我馬上有種他鄉遇故知的感覺,聊了很多。他說UMC的學生經常黏着他,和他聊天,我剛開始想一定是因為他們年紀輕輕卻要獨立生活,所以感到孤獨。其實並不然,只是師生人數沒亞洲的學校多,人與人的關係更親近些。
雖然UMC的學生的種族和國藉很多元化,華人學生不到20%,但由於學生的師生比例遠遠比亞洲的高中接近1:1,他們的個體差異能被好好的照顧到,能夠一早得知學生的潛能和志向,及早鎖定心儀的大學和學科。
跟著他們走了一圈,快回到正門的走廊,看看在牆上的貼了五花八門的文件,原來是各種大學的錄取通知書,看來這所外表看上去並不新穎的學校並不吝嗇向外展示自己學校的升學“業積”。
的確, UMC也十分注重學生的升學輔導,但是最好的升學輔導其實是一種長期的生活輔導,因為那種在學測後,才急著計劃升學出路的,無疑是臨渴掘井。
最後跟大家分享一點有趣的觀察,Angela對我們說,以她的經驗,進步最大的學生,並不是在台灣國內最頂尖的學生,反而是75分到85分的學生,也就是說UMC的確能發掘不善於死記硬背的學生的潛力。